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南华罗鲁村:让彝族文化之花在深山绽放

发布时间:2022-12-20
作者:李银娟 点击数:829

步入一方秘境,感受彝乡韵味,寻着飘香的山野松茸味,沿着盘旋的南景线走,在五街镇这块热土的崇山峻岭之间,藏着一座古朴的彝族村落,唤作“罗鲁村”。

五街镇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西部,是一个彝族聚居镇,人口约1.9万,彝族占到92%。五街彝族自称“罗鲁”, 意为“虎龙”,而这里的姓氏也主要以罗、鲁为主,是代表罗鲁支系的大姓。

“我是土生土长的地道五街彝族人,对我们的彝族民风民俗有着深深的眷恋。我觉得现在传统的彝家寨子越来越少,在我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告诉我:要去保护、传承我们优秀的彝族文化。结合乡村振兴建设的美好愿景,我想把罗鲁村打造成为乡村旅游的一个亮点,争取真正打造一朵‘开放在深山的彝族文化之花’。”村民罗兆发说。

这里有传统的彝族村寨、有热情的彝族人民、有历史悠久的火草麻线纺织文化、有十里飘香的铜锣锅煮火腿……有文化艺术,也有人间烟火,哪怕山高路远,也愿与此一会。

火草麻线纺织文化 | 织草成褂 代代相传

火草麻线纺织文化是彝族最古老、最原生态的纺织技术。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前后,五街彝族妇女就会上山采摘野生火草叶片,用清水洗净后,趁鲜活撕下叶子背面的白色纤维,搓捻成火草线。麻杆的外皮纤维,则为火麻线。一梭为火麻线,一梭为火草线,交叠交织,柔韧保暖,传统的火草麻布纺织技艺在五街镇代代相传。

在罗鲁村火草麻线纺织展示区,古老的纺织机静静地摆在那里,诉说着岁月的流逝和技艺的传承。

从采摘、制线到纺织,火草麻布工序复杂,可越是用心制作的东西越经久不衰。如今,火草麻布纺织技艺被列入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绢白的织布经过彝家妇女的巧手,变成一件件绚丽的彝族特色服饰。五街镇成立了火草麻布纺织技艺传习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加入其中,接过历史悠久的纺织画笔。

彝家刺绣文化 | 指尖生花 增收致富

彝族是一个手巧的民族。在罗鲁村的刺绣房,彝家姑娘正围在一起做手工刺绣。彝族手工刺绣也是一项工艺复杂的传统技艺,绣娘们把色彩鲜艳的马缨花、山茶花一针一线地绣在绣片上,再做成独具特色的彝族马褂、挎包、围裙等。

在罗鲁村文化展厅,挂着粉色的、红色的、黑色的围裙,围裙边上是一朵朵娇艳的手绣花,生动迷人,让人感叹传统技艺的精湛独特。

时至今日,精湛的手绣技艺和精心的色彩搭配让彝绣赢得了关注,五街绣娘们指尖生花,作品远销各地,成为了增收致富的好技能。

姑娘房文化 | 你来我往 纯洁温情

彝族姑娘房,有着独特神秘的色彩。彝族认为,在家中谈情说爱是不礼貌的,必须在姑娘房进行。彝家姑娘淳朴善良,未婚姑娘互相邀约,三五成群一起去姑娘房里布置床铺,到了一定年纪,就可以在姑娘房里和小伙子谈情说爱了。白天刺绣、干农活,傍晚夕阳斜下,便可约上闺蜜回到姑娘房,站在门外哼唱起悠扬的彝家小调,要是有年轻小伙对上歌,便芳心暗许,小伙会被姑娘们留在姑娘房里,自由玩耍,结交朋友。但是,千年以来,纯洁善良的彝族人民彼此尊重,自觉接受传统道德的约束,如若遇上动手动脚的小伙,姑娘们可一起将他驱逐出去。

很多彝家姑娘出嫁后,娘家人还保留着姑娘房,算是保留着一份对姑娘的念想。

彝族毕摩文化 | 广为流传

毕摩文化是至今在五街民间广为流传的文化现象,也是彝族的核心文化。“毕”的彝语音译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和传授知识的长者”,是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司。在彝族人民的心中,毕摩是他们的精神使者,是整个彝族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

在罗鲁村藏书馆,成套的毕摩文化研究书籍摆放在书架上,毕摩大师的画像放在书架中央,威武而庄重。坐在窗边,吹着大山里清透的风,翻阅历史的画卷,细品彝族毕摩文化。

彝族火塘文化 | 围炉而坐 温暖热情

五街镇海拔在2400米左右,气候冷凉,热情似火的五街彝族人民离不开温暖的火塘。

在寒冷的冬天,大家围炉而坐,将五街特产的高山大洋芋放进滚烫的火灰里炙烤,喝上一口热茶,且听风吟。待洋芋烤熟,轻轻拍去灰尘,揭开脆皮,咬上一口热气腾腾的软糯洋芋,此刻值得。

添置柴火,将铜锅往旺火上一置,放入陈年火腿和饱满的白芸豆炖煮,白烟氲绕,香味远飘……开锅后,喝下一碗醇香的浓汤,细细品嚼火腿,就着温暖的火焰,饱饱地吃一顿彝家盛宴。

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洗礼、精神的丰盈,漫长岁月里,总有一个地方值得你翻山越岭,驻足停留。五街镇罗鲁村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底蕴浓厚、风景秀丽,但见群山环抱,忘记喧嚣纷扰,罗鲁村像一朵藏在深山里的彝族文化之花,静待有缘之人。

文旅头条通讯员  李娅洁  文图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