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重走霞客路·重温霞客情 | 相约楚雄大姚,相约山水间!

发布时间:2023-04-11
作者:李银娟 点击数:1409

编者按:

385年前,徐霞客来到云南,这位走过万水千山的旅行达人,一下子就被云南的秀丽风光、民族风情、地理地貌所吸引,在他60余万字的游记中,《滇游日记》篇幅达25万字,约占全书40%,这足以证明他对云南的热爱。

为不断提升“七彩云南·旅游天堂”“七彩云南·世界花园”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以“文化引领、体旅融合”为重点,不断提高云南省“徐霞客游线标志地”品牌知名度,持续推进文化旅游精品打造,特别推出“重走霞客路·重温霞客情”专题报道,带领广大网友及游客跟着徐霞客感受大美彩云南。

今天

带您走进楚雄州大姚县

跟着徐霞客的足迹

在大姚的山水间重温霞客情

据考证,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二月初七,徐霞客来到楚雄州大姚县境内考察,共游历6天,辗转百余里,途经龙泉寺、美泗村、大姚白塔和妙峰山德云寺,留下了较为宝贵详实的历史地理资料。2018年5月,大姚县的龙泉寺 、美泗村、白塔、妙峰山德云寺成功获得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认证。

第一站:龙泉寺

龙泉寺位于大姚县龙街镇,徐霞客见证的古钟和月牙池至今还在,古钟明朝隆庆四年铸,通高55厘米,蟠螭扭,桶形,喇叭口,钟面有铭文。


第二站:美泗村

美泗村位于大姚县龙街镇,这个灵关道上的古老村寨,路边几株柏树,苍劲挺拔而又历经风霜,村庄像它们一样,显出古老的意味。

进入村里,徐霞客笔下的古井和过街楼犹存,古井上一条条深陷的痕迹,见证了岁月的沧桑。过街楼矗立在古井旁,楼下古石板路按秦五尺道而建,宽五尺,楼上住人,想必是当年的哨卡,虽然现在看上去显得有些“疲惫”,却有惊艳了岁月的容颜。

漫步村中,随处能够偶遇保存至今的百年老屋,这些老屋有的还在使用,世居其中的村民大多已经年迈,有的已经大门紧闭,门前芳草萋萋,只留古色古香的碧瓦朱檐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辉煌,而有些则已经破败不堪,只留断瓦残垣,向人们展示着岁月的无情。

第三站:大姚白塔

白塔位于大姚县城西500米的宝筏山文笔峰顶,据道光《云南通志》记载:“白塔建于唐时,西域番僧所造。”整座塔高18.4米,由须弥座塔基、八角形塔身和纺锤体塔顶三部分组成,顶部呈圆椎形,塔身敷粉,在蓝天白云下,晶莹如雪。

目前,白塔已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云南古塔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四站:妙峰山德云寺

史料记载,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十二月十日至十二日,徐霞客游历到大姚境内的妙峰山,并在此住宿两日,留下了《宿妙峰山》的绝佳诗文,此诗被收录于道光二十五年大姚县志传存后世。

《宿妙峰山》

路织千山积翠连,穷边欲尽到天边。

风留古德云还在,界辟诸天月正悬。

狮窟吼风随法鼓,龙泉喷玉护金莲。

我来万里瞻慈筏,一榻三生岂偶然。

德云寺位于大姚县金碧镇妙峰村委会妙峰山腰,距大姚县城15公里,山上群峰叠翠,古柏参天,潭深涧雄,每当夕阳西下,万山皆紫,山头浓翠欲滴,数十里外,见之如在图画中,大姚县古八景之一的“妙峰晚翠”就指此情景。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雄伟壮观的寺院建筑、优雅别致的古刹妙景,让徐霞客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了流传至今的《宿妙峰山》。

德云寺坐东向西,整个建筑群采用中国古代庭院式的格局布置,有五个院落,讲究对称,建筑为硬山顶青瓦屋面抬梁式木构架,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建筑为两层,墙体为土坯墙,青砖地幔,大雄宝殿檐下施斗拱,属砌上墓造建筑。

最让人流连忘返的就是那一片古柏林,大概有三百余棵,这些具有三四百年树龄的古柏给寺院增添了无限灵气,再加上那有着神奇色彩的涌珠泉,让德云寺显得的清幽雅静,悠悠作响的晨钟暮鼓和朝唱晚诵,更增添了庄严的气氛。

平时,德云寺里清寂无人,方丈室前的庭院竹影婆娑,常备着座具、茶具和清茶,谁闲步到这里,冒出喝茶的念头,就坐下,烧一壶水,选一种茶,泡上一壶,喝好后简单收拾,悄然离开。小院如一潭平静的湖水,人来,风起,荡个涟漪;人去,风过,寂然宁静。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银娟  整理

大姚县委宣传部、大姚县文旅局  图

来源  大姚县委宣传部   大姚发布

责编 康莞悦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