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读行双柏•人文之旅】云南名家写双柏之“夜读哀牢”

发布时间:2017-12-12
作者:童文文 点击数:0

夜深人静,我独坐鄂嘉街头的一隅,听着空龙河里潺潺的流水声,凝望着星光灿烂的天空,深情地解读着巍峨雄浑的哀牢大山,一时浮想联翩,思绪云游。

天宇灿若星河,轻风阵阵扑面。此时此刻,意蕴深邃的哀牢大山在我面前一页一页地展开。透过连绵广袤的群山,我首先读到了哀牢山的博大,读到了她刀劈斧削般的俊美。在我眼前,瞬间出现了一组清晰的画面:哀牢大山自西北而来,一路扬鞭跃马,翻山过岭,迤逦数千里,经楚雄、南华进入双柏鄂嘉……

面对莽莽苍苍、寥廓千里的哀牢大山,我读到了一个信奉“九隆神话”的哀牢部落;读到那片被称为“绝域荒外”的古哀牢国地;读到了古哀牢国人的祖先古哀牢夷;读到了古哀牢王“出入射猎,骑马,金银鞍勒,加翠毛之饰”的八面威风;读到了古哀牢国地域的广阔与强大;读到了三国时期,地方纷争,公元225年3月诸葛亮南征平息永昌乱世,设立云南郡,“迁濮民数千落于云南(今祥云)、建宁(今曲靖),以实二郡”的明智之举。

天宇浩瀚无穷,历史承前启后,雄浑的哀牢大山旷古悠长,雄风卷扬。凝望浩浩漫漫的夜空,我深情地读着哀牢大山,读到了一部厚重的人文史书。

明末清初,以鲁魁山为中心的彝、汉、傣各族人民大起义遍及哀牢,烽火连天数十年,震惊云南,影响全国,明、清两朝统治者几度调官兵镇压,至清康熙六年(1667年),鄂嘉古城全部毁于战火。直至清雍正十年(1732年),鄂尔泰用重兵镇压了农民起义军,鄂嘉才恢复了其统治,改设州判,江西吉安府泰和县贡生罗仰锜千里迢迢到其上任,雍正十三年兴到除弊,发展生产,才使鄂嘉出现了民众富足、社会安宁的景象。

清咸同年间,鄂嘉石羊银厂几万矿工因争矿发生械斗,死伤数千,血流成河,战火蔓延经久不熄,成了1855年杜文秀起义的导火索。

1853年秋,镇南州(今南华)波罗村秀水塘小村彝族青年杞彩顺因官逼民反,率领五六百彝、汉农民聚众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到两千多人,揭开了哀牢山彝族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1855年秋,哀牢山中段爆发了由哈尼族、彝族农民田四浪、普顺义、何成率领的三千多农民武装起义,星星之火燃遍哀牢山下。

1856年5月,彝族贫苦农民李文学在哀牢大山中的弥渡县天生营率众起义,建立了蜜滴农民革命政权,李文学被拥为“夷家兵马大元帅”,千里哀牢展旌旗。起义军控制了哀牢山3万多平方公里、50多万人的地区,建立了8个都督府。早期率众起义的彝族青年英雄杞彩顺带着队伍加入起义军,一举攻下鄂嘉等重镇,在镇守鄂嘉期间实行“耕者有其田”,使鄂嘉很快成为起义军屯粮、冶铁、制造火药和兵器的大后方,出现了“一方乐土”的繁荣景象。

1859年8月,南都督杞彩顺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英勇献身。弟弟杞彩云接哥哥之位担任南都督镇守鄂嘉。1872年2月,杞彩云经不起挑拨煽动和功名利禄诱惑,背叛投敌,当了可耻叛徒。

1874年5月13日,一代彝族英豪李文学在南涧县牛街乌龟山英勇就义;1876年7月,李文学起义的杰出领导人李学东在南华县大古木村后山大涧洞病逝。遍及哀牢,席卷全滇,震撼全国,魂耀日月,历时20年之久的李文学哀牢山大起义失败……

天空湛蓝高远,哀牢博大雄浑;明月朗朗,银华如水。透过历史的天空,读着哀牢厚重的历史,追忆历史上哀牢太多的辉煌,我同时也读到了哀牢太多的辛酸与悲愤。

因屡次战乱,鄂嘉城几经被毁,历史沿革几经变迁的艰辛。遥想当年,建于元代的鄂嘉城集“古、奇、雅、秀”为一体,容各种功能为一身,其繁华程度大不一般。为了镇压以鲁魁山为中心的农民大起义,明、清政府几度调集重兵镇压。到1667年,哀牢山中最具特色的“袖珍”小城鄂嘉县城完全被毁,昔日繁华的街市化为灰烬,上下八里村民闻风惧惊,纷纷抛家舍业,弃田逃荒。到1669年,清政府只得裁鄂嘉归南安州,编为南安州下辖的六里之一,即罗甸里。

1949年10月,新生的红色政权刚刚建立,哀牢山上却层云叠涌,乌云密布。哀牢山下紧挨鄂嘉的新平县戛洒东关岭大平掌号称“滇南一柱”,名冠滇南12个县的大匪首李润之在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唆使下,成立了“反共自卫义勇军”,自任总司令,发表反共声明,准备打响反共的第一枪,妄想以哀牢山为中心建立反共基地。1950年1月16日,在省主席卢汉的劝诫下,李润之掩埋了精良武器,率11个大队作了假投降,但私下大肆串联,秘密组织土匪暴动。4月18日,通海发生大规模的土匪暴动;4月23日,李润之在昆明潘家湾成立“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召开反共动员会议策划土匪暴动时与王树人等15名军统特务一起被抓获,各地土匪得知后更加猖狂。一时间,华宁、江川、峨山、易门、晋宁、澄江、新平、双柏等县的土匪纷纷暴动,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征粮干部,哀牢山下血流成河。土匪武装攻破易门县城、新平县城,并控制了新平全县。仅东关岭李润之土匪暴乱,就先后献出了273名革命先烈的生命,其余各县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地处哀牢山一隅的双柏在土匪暴动中就有28名革命烈士长眠地下。

夜读哀牢,读哀牢山下的小城鄂嘉。面对历史,那些已经停熄久远的战火又熊熊地在我心中燃烧起来;那段已经停演的历史悲剧又频频在我脑海里重演……此时此刻,哀牢大山留给我的,除了我对神奇秀美的大自然顶礼膜拜之外,更多的是咀嚼和沉思,对过去,也是对未来……

作者简介:

苏轼冰,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上世纪80年代初参加工作并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小说选刊•增刊》《边疆文学》《滇池》《文学港》《诗选刊》《扬子江诗刊》《星星》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纪实文学、论文等300多万字,出版有《秘境哀牢》等9部文学集子,作品在省内外多次获奖。现任双柏县文联主席、《哀牢山文艺》《彝乡文化》主编。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云南分会常务副主席,楚雄州作家协会副主席。

来源 春城晚报

责编 童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