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花灯、彝剧齐上阵!楚雄州2个节目在昆顺利展演

发布时间:2021-07-21
作者:谢同希 点击数:2579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林燕 文/图)7月20日晚,第十六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小戏、小品组台演出活动在云南艺术剧院顺利进行。由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和楚雄州民族艺术剧院彝剧团分别创作演出的花灯小戏《红军树》、彝剧小戏《古锅新唱》2个节目在昆亮相。

花灯小戏《红军树》,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

花灯小戏《红军树》以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为切入点,以舍不掉的乡愁为烘托,刻画了搬迁户故土难离的情怀,也展现出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博大胸襟。同时,通过描述移民对红军树的不舍和依恋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花灯戏由花灯歌舞发展而来,是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属于传统汉族民间小戏剧种。但由于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和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各种花灯戏在剧目题材、声腔结构和表演特点上,都各有特色。云南花灯戏源于民间花灯歌舞,其舞蹈的基本特征是“崴”,民间有其“无崴不成灯”的说法。

彝剧小戏《古锅新唱》,彰显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彝剧《古锅新唱》讲述了大箐村村民忙着收拾东西,准备乔迁新居时,德山大爹非要背着一口旧铜锅搬到新家去,大家不明就里。大爹讲述了这口锅的来历,这口传了几代人的旧铜锅,见证了祖辈艰难困苦的生活,最终在党的领导下,彝族儿女脱贫致富的故事。这口锅寄托了希望天下太平,百姓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景。

该剧在呈现上充分发挥彝剧风趣幽默、载歌载舞的少数民族剧种特色。音乐上,采用热烈、欢快,彝族特色浓郁的左脚调,古朴的“梅葛调”,柔美的创世史诗“查姆”,震撼、激昂的“俚颇”作为该剧的音乐元素,并且融入了彝族左脚舞“狗撵羊”、四弦舞、老人舞、彝族打跳等舞蹈元素。

2008年,彝剧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彝剧是在楚雄彝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传统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政策的指引下,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彝剧是一个新兴的民族剧种,形成的时间不长,因此它没有传统剧目可演,自剧种形成,所产生的剧目大多是反映彝族现代农村题材的小戏。

见习编辑 谢同希

审核 邱忠文